检测信息(部分)
- 什么是颗粒熔融结晶动力学保留率分析?
- 该分析是研究材料在熔融-结晶循环过程中颗粒物理化学特性保留程度的专项测试,通过精密仪器模拟工业流程并量化关键稳定性参数。
- 该检测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?
- 广泛应用于制药晶型筛选、高分子材料改性、金属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及新能源材料(如锂电池电极)的循环稳定性评估。
- 检测周期通常需要多久?
- 标准检测周期为15个工作日,复杂样品或定制化测试方案需额外增加5-10个工作日。
- 样品送检有何特殊要求?
- 需提供≥50g原始颗粒样品,密封避光保存;若为热敏感材料须标注保存温度,并提供材料安全数据表(MSDS)。
- 检测报告包含哪些核心内容?
- 包含结晶度变化图谱、熔融焓变曲线、晶型转化定量数据、表面形态学分析及符合ISO 11357标准的动力学参数解读。
检测项目(部分)
- 熔融峰温度——表征晶体完全熔融所需的热力学条件
- 结晶半衰期——反映结晶速率的动力学指标
- 晶型转化率——量化多晶型物质的相变程度
- 焓变熵变比——揭示熔融过程能量耗散特性
- 表面重结晶度——检测颗粒表层晶体重构比例
- 晶粒尺寸分布——统计循环后晶体粒径变化
- 热历史敏感性——评估预热处理对结晶行为的影响
- 过冷度阈值——测定维持非晶态的最大温差
- 晶体缺陷密度——单位体积晶格畸变数量表征
- 熔体粘度指数——反映高温状态流动特性
- 晶核生长速率——单位时间晶体维度扩张量
- 各向异性系数——晶体取向分布均匀性参数
- 介稳区宽度——亚稳态存在的温度/浓度范围
- 分子链折叠度——高分子材料有序堆叠程度
- 次级成核势垒——诱导新晶核形成所需能量
- 残留应力分布——循环过程积累的内应力强度
- 晶界迁移率——多晶体界面移动能力指标
- 同质多晶占比——不同晶型共存时的比例关系
- 熔融热滞损耗——连续相变过程能量损失值
- 晶体形貌保留率——循环前后晶面结构相似度
检测范围(部分)
- 医药活性成分(API)晶型
- 聚合物共混材料
- 金属基复合粉末
- 相变储能材料
- 陶瓷先驱体粉末
- 催化剂载体颗粒
- 电极材料前驱体
- 食品级结晶添加剂
- 纳米晶体分散体系
- 冶金造渣剂颗粒
- 光致变色材料
- 热界面材料
- 炸药晶型稳定剂
- 铸造用覆膜砂
- 分子筛吸附剂
- 磁性记忆材料
- 半导体掺杂剂
- 3D打印金属粉末
- 熔盐储热介质
- 生物陶瓷粉体
检测仪器(部分)
- 差示扫描量热仪(DSC)
- 高温X射线衍射仪(HT-XRD)
- 热机械分析仪(TMA)
- 动态流变仪
- 热重-红外联用系统(TG-FTIR)
-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
- 同步热分析仪(STA)
-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(FESEM)
- 高温熔体粘度计
- 纳米压痕仪
检测优势
检测资质(部分)
检测流程
1、中析检测收到客户的检测需求委托。
2、确立检测目标和检测需求
3、所在实验室检测工程师进行报价。
4、客户前期寄样,将样品寄送到相关实验室。
5、工程师对样品进行样品初检、入库以及编号处理。
6、确认检测需求,签定保密协议书,保护客户隐私。
7、成立对应检测小组,为客户安排检测项目及试验。
8、7-15个工作日完成试验,具体日期请依据工程师提供的日期为准。
9、工程师整理检测结果和数据,出具检测报告书。
10、将报告以邮递、传真、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至客户手中。
检测优势
1、旗下实验室用于CMA/CNAS/ISO等资质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证书。
2、检测数据库知识储备大,检测经验丰富。
3、检测周期短,检测费用低。
4、可依据客户需求定制试验计划。
5、检测设备齐全,实验室体系完整
6、检测工程师专业知识过硬,检测经验丰富。
7、可以运用36种语言编写MSDS报告服务。
8、多家实验室分支,支持上门取样或寄样检测服务。
检测实验室(部分)

结语
以上为颗粒熔融结晶动力学保留率分析的检测服务介绍,如有其他疑问可联系在线工程师!